医护人员:我不是英雄
「 还记得那道深深的“最美勒痕”吗」
大家好,我是每天自觉张开喉咙的雪花爹。
此时此刻,夜幕已经降临到我们的城市和海南这座小岛上。
此时此刻,当我开始闭上眼,回忆起十几天来在烈日和酷暑下,身着厚厚的防护服的他们,和护目镜后面闪烁着光芒的眼睛。背后的脸,是谁家的女儿,谁的妈妈,谁的妻子;又是谁的父亲,谁的儿子,谁的丈夫。
万家灯火,不知有哪一盏为他们亮着。
而我,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。我可能也只是他们每天所面对的700个人之一,在他们眼里,我就是个喉咙。
在我眼里,他们是漫漫夏日夜晚,一盏盏背负着职业理想的萤火。
以凡人之躯,照亮人间凡尘。
“雪花爹,我好想吃冰棍啊”,我去捐赠物资的路上,收到群里的一位护士宝妈小七的信息。她只身带着两个娃,也就是上次去看火箭,自己带着两娃睡沙滩的那个她。
我一直以为,捐赠物资应该很快搞定。事实上,现实却给我了一个大巴掌,捐赠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,从采购,到选品,到搬运,每一步都是打怪升级。走进批发市场的那一刻,我一度以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安静过。
作为一个好奇宝宝,我比较关心一线究竟缺什么物资。一路上问了很多人,他们告诉我现在高温酷暑,最重要的是防暑,一线人员最怕的是中暑。我大致问了下,目前一线畅销排行榜是王老吉、脉动和椰树凉茶。
小七说告诉我,在核酸点位上,她最想吃的就是冰棍,每次市民群众手拿着冰棍来做核酸,一方面是极其不安全,另一方面可是馋哭了在场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。
吃根冰棍有那么难吗?有,很难。第一是采购来源,第二是静默下的运输,第三是储存,第四是分发,吃根冰棍理论上来说就这么难。
我问她,热不热。我的问题向来是多此一举的问题,她说:“热是那种,闷热,然后嘴角啊,口罩啊,都是汗,就是能感受到身体都在流汗的那种,有冰放在你旁边,感受不到它的凉快,坐在上面吧,又有点烫屁股。”
我觉得这个感觉,可能就是张无忌身上被玄冥二老种下的玄冥寒毒吧,冰雪两重天。
“我年龄超了,但身体状况不错,能胜任工作。”这是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戴海青在工作群里的回复。殊不知,目前已有38年医龄的她,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即将退休,在接到医院号召支援全市全员核酸采样的通知后,毫不犹豫报上了自己的名字。
她说:“虽然医院通知52岁以下的医务人员积极报名,但我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允许,完全有条件承担这个任务。”八月的海口,不仅要面对高温炙烤的考验,还要面对暴雨交加的捶打。在临时搭建的简易遮阳棚下,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带着密闭紧绷的防护装备,耳朵被口罩勒红,厚厚的防护服下汗水早已湿透了全身。
但是看着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,很多医护人员坚持“轻伤不下火线”,戴主任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:“你们顶不住了不要硬撑,我来换。”
在协调好队员们的保障工作后,戴主任立马穿上防护装备,“全副武装”与大家一起奋战在核酸采样台上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八月十日当天在核酸采样的点位上,她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六十大寿。
当天下午,刚结束采样任务的队员们在休息的教室里,用社区工作人员给大家送来的绿豆汤摆成一个圆形的“蛋糕”,与戴海青医生一同唱起了生日歌……
前几天,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董秀娟写一个建议,里面写到:“8月12日,全省仅有3个采血点工作,8月13日,全省仅有2个采血点工作。血库库容量接近一级警戒线,紧张的血液库存量,供应全省重危患者几乎是不可能,全省血液告急,继而地贫患儿输血严重不足,更有地贫患者因封村走不出家门,无法检测血常规,及时住院。”
据她介绍,地中海贫血是海南高发遗传性疾病,危害大,致残率高,可防难治。海南省现症重型地贫508人,需每20-30天输注红细胞来维持生命。
可以说,血库的库存,关系着地贫患儿的生命。
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,护士长们大部分支援三亚,一时半会儿回不来,虽然各个科室都指定了临时护理负责人,但临床业务大部分压力巨大。
@小洁不挑食
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奔赴的大海,不是诗和远方,而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前线。
他们中,有很多人这样调侃自己,没想到我第一次来海南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@Sei-ko
还有一群人,主动请战,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。
@毛泽浩
他们说,我们的家乡由我们来守护。
他们白衣执甲,他们与病毒和时间赛跑,不是生而无畏,而是选择无畏。
@龙泉
昨天,省疾控中心的一个朋友即将开车去东方支援,去之前来找我借了相机。他说下面去支援的队伍已经连续奋战七天了,根本没时间采购物资,特别是换洗衣服,他在海口挨家挨户搜集好,这次去顺便带下去。
昨天,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王荣因支援海南缺席了女儿生日,穿上绘有生日蛋糕和女儿名字的防护服,给女儿昕昕隔空送祝福。
@龙泉
昨天,抖音或其他自媒体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医护人员中暑晕倒的画面,评论里依然有一些“拿着高补贴”的谣言。
让我有时候觉得昨天和今天,不一定是同一天。
@7-什么7
当然,面对医护工作者,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他们,是否真的理解他们,是否真的能做到感同身受?
乐东凌晨,万宁凌晨,东方3点,迎面而来的是否是休息时间不够,长时间地连续作战?
无论大数据多强大,核酸动员依赖的还是工作人员魔性的大喇叭?
一面是物资紧缺,一面是物资源源不断地捐赠,中间是否真正打通了链路?
有的酒店费尽心力送走游客,却不欢迎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进去大堂休息,在担心什么?
这些疑惑,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客观问题,但是是否回到故事的原点,回到他们的凡人之躯身上。
我们永远不能忘记,那些挑灯夜战,逆行而上的英雄,首先是女人,是女儿,是妈妈;或者是男人,是儿子,是父亲。
@呢咕呢咕兔兔酱
我们永远要记住,医务人员首先是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,而不是服务人员。
今天,是中国第五个“中国医师节”,疫情三年,防护服穿了三年,其实守护和出征同样重要,都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
而我只想呼吁,当我们做完核酸,请对医护人员说一声苍白又有力的两个字:“谢谢”。
@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
如果以上是一部我导演的电影,我会剪辑两个结尾,第一个是:
送物资到某个点位的时候,我和一位志愿者聊了一下。我这个前媒体不着调的记者,总是喜欢乱问问题,我问他几点起床,几点结束,什么时候开始的。
他一个大男人眼眶开始泛泪:“每天五点要搭好帐篷,准备好一切,晚上十点才忙完,已经很多天了。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,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。”
接下来,是另一个结尾:
小七脸上的黑眼圈和痘痘已经消失不见,恢复了以前的容颜。
戴主任六十一岁生日那天,正带着娃参加雪花爹公益课,我们为她唱起来生日歌。
这篇文章发出去后,很多人主动献血,献血的绿色通道也打通了,董主任拿着水果去看望地贫患儿。
那些为我们小岛战斗过的,远道而来的两万名医护人员,在春暖花开时,我们全海南人民陪他们一起骑着雷公马看海!
图为亚特兰蒂斯的海@雪花爹本爹
我终于不用憋尿,就看到了梦天上天。
【以上人物除雪花爹以外,都是真名,足以保证通篇没有夸大和臆想,也足以保证了未来其他媒体调查回访的渠道。】
一定要看的三亚三部曲
end-
图片:部分来自网络,侵删
鸣谢:一群有爱的家长
公众号:雪花落地亦有声
(雪花爹公益课持续开课ing,关注并私信)